15
Nov
2018
【實例】針灸治療腰痛
發布者:admin 瀏覽次數:次
腰痛又稱“腰脊痛”,以自覺腰部疼痛為主癥。腰痛的病因非常復雜,臨床上常見于西醫學的腰部軟組織損傷、肌肉風濕、腰椎病變、椎間盤病變及部分內臟病變等。
中醫學認為,腰痛主要與感受外邪、跌仆損傷和勞欲太過等因素有關。感受風寒,或坐臥濕地,或長期從事較重的體力勞動,或腰部閃挫撞擊傷未完全恢復,均可導致腰部經絡氣血阻滯,不通則痛。素體稟賦不足,或年老精血虧衰,或房勞過度,損傷腎氣,“腰為腎之府”,腰部脈絡失于溫煦、濡養,可致腰痛、從經脈循行上看,主要歸足太陽膀胱經、督脈、帶脈和腎經(貫脊屬腎)。故腰脊部經脈、經筋、絡脈的不通和失榮是腰痛的主要病機。
【臨床表現】
以腰部疼痛為主要表現。疼痛在腰脊正中部.為督脈病癥;疼痛部位在腰脊兩側,為足太陽經病癥。
腰椎X 光片及CT、婦科相關檢查有助于本病的診斷。
1.寒濕腰痛 腰部有受寒史,天氣變化或陰雨風冷時加重,腰部冷痛重著、酸麻,或拘攣不可俯仰,或疼痛連及下肢。
2.瘀血腰痛 腰部有勞損或陳傷史,晨起、勞累、久坐時加重,腰部兩側肌肉觸之有僵硬感,痛處固定不移。
3.腎虛腰痛起病緩慢,腰部隱隱作痛(以酸痛為主),乏力易倦,脈細。
【治療方法】
1基本治療
治則:寒濕腰痛溫經散寒,瘀血腰痛活血化瘀,均針灸并用,瀉法;腎虛腰痛益腎壯腰,針灸并用,補法。
處方:以足太陽膀胱經腧穴為主。
委中 腎俞 大腸俞 腰陽關 阿是穴
方義:委中是腰背足太陽經兩分支在腘窩的匯合點,“腰背委中求”,可疏調腰背部經脈之氣血;腰為腎之府,腎俞可壯腰益腎;大腸俞、腰陽關、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經脈、絡脈及經筋之氣血,通經止痛。
加減:寒濕腰痛加灸大椎溫陽散寒;瘀血腰痛加隔俞活血化瘀;腎虛腰痛加灸命門益腎壯腰。
操作:諸穴均常規操作;腎虛腰痛者,命門穴以隔附子灸法為佳。
2其他療法
⑴ 皮膚針:在腰痛局部用皮膚針叩刺出血,并加拔火罐。適用于寒濕腰痛和瘀血腰痛。
⑵ 耳針:取患側腰骶椎、腎、神門。毫針刺并囑患者活動腰部;或用撳針埋藏;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。
⑶ 穴位注射:取地塞米松5ml和普魯卡因2ml混合液于痛點注射,每穴0.~1ml。每日l次。
【驗案舉例】
張某,男,29歲。患者在水利工地勞動時抬石頭過重不慎扭傷腰部,致腰痛難忍。查:腰部功能活動受限,不能直伸.尤其不能前俯后仰,第2~4腰椎兩側明顯壓痛,尤以左側為甚。當即先取局部腎俞穴,輕刺不留針,后強刺人中、后溪及手針“腰痛點”。一邊行針,一邊令其活動腰部,當即腰部疼痛大減,活動改善。次日如同前法再治1次而告痊愈。